新能源工程施工技术实践
新能源工程建设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我们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工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和...
了解更多当前我国能源跨区调配需求激增,特高压工程正向险峻地形延伸。在滇西北±800kV直流工程建设中,线路需穿越横断山脉7条深度超300米的峡谷。面对近乎垂直的陡崖地形,项目团队采用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测绘技术,通过每秒百万级点云采集能力,72小时内完成85公里带状地图建模,实现±3厘米的测绘精度。该数据为后续施工扫除了传统勘测的...
2025.07.14当前我国能源跨区调配需求激增,特高压工程正向险峻地形延伸。在滇西北±800kV直流工程建设中,线路需穿越横断山脉7条深度超300米的峡谷。面对近乎垂直的陡崖地形,项目团队采用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测绘技术,通过每秒百万级点云采集能力,72小时内完成85公里带状地图建模,实现±3厘米的测绘精度。该数据为后续施工扫除了传统勘测的盲区风险。
针对70°陡坡铁塔组立难题,工程团队自主研发内悬浮双摇臂抱杆系统。该系统配置32组液压同步控制单元,在强风环境下将重达480吨的角钢塔平稳提升至112米高度,全过程塔体倾斜度稳定控制在1.2‰以内,远优于3‰的国标要求。施工效率提升至每基铁塔2.5天,较传统工艺缩短工期40%。在导线展放环节,创新应用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与智能张力放线系统协同方案。动态摩擦监测装置实时调控放线速度,使导线表面磨损率降至0.18mm²/km,预期使用寿命延长至60年。
项目全程依托BIM+GIS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精细化管控。气象预警模块提前48小时锁定施工窗口期,成功规避3次强风停工风险;物料无人机配送系统在高原地区实现日运载量8吨,减少人力运输量70%;AI质量验收系统自动识别螺栓紧固度、防震锤偏移等132项指标,验收效率提升5倍。该工程最终提前47天投运,节约成本超1200万元,关键技术获评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为西南清洁能源外送构筑核心通道。
新能源工程建设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我们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工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和...
了解更多现代配电网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快速发展。我们专注于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通过集成先进的监控、通信和控制技术,构...
了解更多无人机巡检技术在电力设备维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巡检效率,降低作业风险,获得更准确的设备状态信息。
了解更多电缆终端制作是电缆工程的关键环节。精细的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终端安全可靠。
了解更多
2025.09.20
2025.09.20
2025.09.15
2025.09.15